7月28日是第11个世界肝炎日。
肝脏是人体五脏之一,有着重要的代谢、排*、造血和免疫功能。
肝脏也是最沉默的器官,即便在肝脏细胞受损的情况下,人体也很难感知到异常,所以肝炎的最可怕之处是无明显症状。
再加上长期形成的误解、歧视与恐惧(以乙肝为主),并没未从民间消散,我国肝炎形势依旧严峻。
“中国第一病”
乙肝
在中国,病*性肝炎一直是卫生疾病领域的巨大挑战。它主要分为5种类型:甲、乙、丙、丁和戊型。其中以乙型最常见。
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乙肝病*的传播就在中国形成高发态势,并在年达到顶峰——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人携带乙肝病*,“中国第一病”的称号也由此而来。
近30年后的今天,受益于疫苗接种、药物研发、*策完善一系列积极手段,中国病*性肝炎的防治策略已进入了新阶段。不过,病*性肝炎的阴影依旧挥散不去。
据估算,截至目前,中国乙肝病*感染者总数约万人,每年仍约有30-40万人死于乙肝感染导致的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
歧视与偏见
依旧挥散不去
28岁的小邻,因公司的一次体检福利被查出患慢性乙肝,意外地丢掉了这份工作;
同是乙肝病*携带者的小夏,相亲之路困难重重,始终活在别人“异样的”眼光中;
而本应享受惬意养老时光的老岳和卢阿姨,也因乙肝和丙肝打乱了人生的步伐……
这些真实的故事均来自于7月26日上映的公益微电影《成全他们的普通之事》。
这部影片反映了:即便是现在,普通公众以及患者仍然对病*性肝炎存在认知盲区和误区。一个乙肝病*携带者仍然要处处面临职业、社交和生活中的各种歧视与偏见,而这使得不少乙肝患者回归正常生活的愿望,变得遥不可及。
“他们有肝炎,和他们吃饭会传染”、“肝炎治不好的,不用治了”,这些认知误区,使得医院接受规范检查和治疗。
关于乙肝的3个真相
1
乙肝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甲、乙、丙、丁、戊这5种肝炎病*,传播途径不同。
甲肝、戊肝:污染的手、食物或唾液
乙肝、丙肝、丁肝:血液、性、母婴
比如:去一些不正规的小诊所或医美机构,输血、拔牙、打针、纹身、打耳洞等。
2
吃饭会不会传染乙肝?不会。(口腔黏膜无破损情况下)
这是因为完整的消化道表面拥有强大的免疫系统,能很大程度上阻止乙肝病*从消化道进入血液循环。
而且乙肝病*的生长繁殖还需要很多物质的帮助,这些一般只在肝脏中有,在消化道里是没有的。
所以就算不小心吃进了乙肝病*,下场只有两种:要么病*在肠道内饿死,要么被排进厕所。
交谈、握手、母乳、接吻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都不会传染乙肝。
3
乙肝真的治不好?
乙肝可以有效预防和临床控制。
在5种肝炎中,甲肝、乙肝、戊肝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目前,随着乙肝疫苗的全面推广,我国乙肝防治重点逐渐从预防新生儿感染为主,转移到预防与治疗并重,希望尽快提高“存量患者”的诊断率和治疗率。
乙肝患者应尽早启动并坚持规范的抗病*治疗,定期接受高敏检测,通过把HBVDNA长期控制在20IU/ml以下,有效降低肝功能衰竭、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风险,改善生活质量。
同时,目前很多能抑制乙肝病*的药物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患者寻求长期规范治疗,不用过度地担忧经济负担。
保护好小心“肝”
吸烟酗酒
爱吃油腻
睡眠不足
抑郁易怒
胡乱吃药
日常中的这5大行为习惯,最容易召唤肝炎。
所以反其道而行之,便是对肝脏的最好保护。
·不吸烟酗酒
吸烟饮酒量越大、时间越长,肝病风险越高。
·用药定遵医嘱
严格按照医生规定的剂量服用药物。
·不要熬夜
养肝最好的办法是睡个好觉。
·坚持锻炼
避免肥胖,患脂肪肝风险会大大降低。
·饮食均衡
护肝养肝多选择鸡蛋、豆腐、番茄、胡萝卜、诺丽果酵素等。
·调整心情
好情绪能使气血调和,加快肝脏的新陈代谢。
▼瓦国篇▼▼沉船篇▼▼海龟篇▼▼火山篇▼▼蓝洞篇▼▼诺丽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