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乙肝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TUhjnbcbe - 2020/12/15 19:13:00

目的通过检测比较乙肝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人血小板参数,了解乙肝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对81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进行检测。并进一步检测肝硬化出血组与非出血组以及肝硬化Child分级A级、B级、c级组的PLT、MPV、PWD。结果发现乙肝肝硬化患者PLT、MPV显著降低,PDW显著升高(P0.01和P0.05)。肝硬化出血组与非出血组其PLT、MPV、PWD亦有明显差异(P0.01),随着肝功能的下降,PLT、MPV随之下降。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可以间接反映血小板的功能变化,判断有无出血倾向,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都有重要意义。

慢性乙型肝炎是肝硬化的最常见病因。肝硬化患者失代偿期多有出血倾向,尤其是上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常可危及生命[1]。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通常起重要作用,而其作用与血小板的数量及其功能相关。当肝脏受损时,会出现血小板数目减少及血小板功能的异常。血小板参数PLT、MPV、PDW等测定可间接反应血小板的功能状况。为了解乙肝肝硬化患者血小板的变化情况,我们对81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小板计(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进行了检测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观察组为在我院住院并诊断乙肝后肝硬化患者81例,男45例,女36例,年龄41~75岁,平均53.8岁,其中合并有上消化道出血36例,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级的23例,B级26例,C级32例,肝硬化病例符合年中华医学会《病*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对照组40例,均为健康体检者,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32~60岁。近2周均未服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1.2方法取两组静脉血,置仪器自动检测血常规,包含PLT、MPV、PDW;同时常规检测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腹部B超等检查进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统计学处理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小板参数检测观察组PLT、MP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尸0.01),PDW高于对照组(P0.05)。

2.2血小板参数与上消化道出血关系肝硬化中有上消化道出血者PLT(t=1.84,P0.05)、MPV(t=3.,P0.01)较无上消化道出血者显著降低,而PDW无统计学差异(t=0.65,P0.05)。

2.3血小板参数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肝功能ChildB级与ChildA级者比较PLT、MPV显著降低(P0.05),ChildC级与ChildB级者比较PLT、MPV均显著降低(P0.05)。说明随着肝功能的下降,PLT、MPV随之下降。

3讨论

乙型病*性肝炎后肝硬化病人的血小板是减少的。其减少的原因多是因为乙肝病*感染,可造成骨髓造血功能的损害,并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而造成抑制巨核细胞增殖的抑制,导致血小板生成的减少:另外脾功能亢进可以使血小板破坏增多并且消耗增加,而造成血液循环中的血小板减少;并在病*或*素的作用下会导致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异常[2]。本研究结果表明,乙肝肝硬化患者较健康对照组血小板数量减少,MPV明显降低。有研究发现血小板大小和体积,既反应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增生、代谢和血小板的生成情况,也显示循环中血小板的年龄,同时也与血小板的超微结构、酶活性及功能状态密切相关[3]。体积较大的血小板含更多的糖原、核苷酸、腺嘌呤,其功能活性也较高,血小板体积减小表明其所含有形物质活性及功能降低[4]。肝硬化患者MPV减低可能是其内*素或免疫球蛋白增高,使血小板在体内不断激活,各种活性物质被释放,导致致密颗粒空竭,体积缩小,储备力下降所致[5]。本研究结果还表明,肝硬化患者中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与无上消化道出血的相比较,其PLT、MPV都是降低的。PLT数量的减少与肝功能损害程度相关,从健康体检组到乙肝后肝硬化,随着病程延长,肝功能损害程度加重,PLT数量及MPV逐渐下降;随着肝硬化肝功能的恶化,即从肝功能Child分级A级到C级,血小板功能和数量也逐渐降低。有研究认为,血小板破坏增多时MPV增高,而骨髓损伤致血小板减少者,MPV是减少的。本研究中乙肝后肝硬化的MPV降低,说明乙肝后肝硬化血小板减少是因乙肝病*损伤骨髓引起。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乙肝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可以间接反映血小板的功能变化,对于肝硬化尤其是处于失代偿期的患者其有助于早期发现有无出血倾向,对指导临床和判断预后都有重要意义。

1
查看完整版本: 乙肝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