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小桥助你一眼看穿肝硬化
TUhjnbcbe - 2025/4/18 16:48:00

43岁的赵小川,是某公司的金牌销售,年年拿下几千万的大单,这是他在公司里最得意的资本,当然,与之密切相关的“酒文化”也成为了他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某日,医院看病,因为最近时常会觉得自己右腹隐隐作痛,在母亲的一再要求下也抽血检查一下。检验结果出来后,医生一眼就看到电泳结果报告单上的“小桥”,心中便有了几分初步的判断,经详细的询问后,医生了解到赵小川是个有20年酗酒史的患者,平时不注重体检,经过随后一系列检查,最后定诊为中度肝硬化。肝硬化的最终转归往往就是肝癌,这样的检查结果对处于一个上有老下有小年纪小川着实吓出一身冷汗。

那么这个医生看到的“小桥”是什么呢?

所谓的“小桥”就是β—γ桥,大家一定又要一头雾水了,这个β和γ又到底是什么呢?在医院里多种多样的检验项目中有一个叫血清蛋白电泳的检测项目,也是常规检查的指标之一。血清蛋白电泳主要是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把血清中的蛋白质大体分为: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1-球蛋白、β2-球蛋白和γ-球蛋白六个区带。

如图所示:

正常蛋白电泳图谱

当我们肝脏发生实质性硬变时,血清蛋白电泳会产生明显的变化:白蛋白必然会明显减少,α1、α2球蛋白百分比也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γ-球蛋白区主要是由IgG、IgA、IgM、IgD、IgE免疫球蛋白组成。肝硬化时免疫球蛋白的多克隆性会增高,也就是说肝硬化时期的患者往往IgA、IgG会增高,IgG大多存在于γ区,而IgA可在β与γ区间泳动,从而也就出现了β—γ桥即从β区到γ区连成一片难以分开,或两区间仅见一浅凹。

如图所示:两种形式的β—γ桥

如果同时还伴有α1、α2-球蛋白减少,那就更加增大了是肝硬化的概率了。肝硬化患者的血清蛋白电泳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准确,更详细、更有力的报告依据。

看到以上例子,相信一定有不少爱喝酒的朋友觉得这就是自己的情况,正所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只要及时把自己的健康引起重视,改掉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那就一定会远离那座通往肝硬化、肝癌的“小桥”。

医院郝世瑞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桥助你一眼看穿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