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2个抗癌日到来的前一天,那个唱尽平凡人离愁别绪的音乐人赵英俊因肝癌去世,终年43岁。赵英俊生前最后为抗癌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所写的一首同名歌曲,似乎也是送给自己,“多么苦难的日子里,你都已战胜了它,送你一朵小红花”,让人泪目。
医院专家介绍,我国素来是肝癌的重灾区,高居我国癌症发病率第5位,死亡率第2位,每年新发肝癌患者41万人,肝癌死亡病例数39万,近80%的肝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治疗难度大,预后差,确诊后生存期通常仅有3至6个月。
肝细胞癌是唯一的不一定需要穿刺活检,而可通过CT或者MRI影像就能较为准确地实现临床诊断的恶性肿瘤。CT或MRI检查能通过造影剂在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的动态变化,使可疑病灶与正常肝组织形成对比,产生动脉期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退出的“快进快出”的影像学特点。血清AFP是当前诊断肝癌和疗效监测常用且重要的指标。血清AFP≥μg/L,排除妊娠、慢性或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以及消化道肿瘤后,高度提示肝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缺乏典型肝癌影像学特征的肝占位性病变,需要在排除禁忌后行肝穿刺活检协助确诊。
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有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在我国,肝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具有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过度饮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人群,尤其是年龄40岁的男性风险更大。借助于肝脏超声检查和血清甲胎蛋白(AFP)进行肝癌早期筛查,建议高危人群至少每隔6个月进行1次检查。
肝癌现有的治疗方法众多,包括外科手术(如肝切除术、肝移植术)、血管性介入、局部治疗(如射频、微波、冷冻等消融治疗)、生物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化疗、放疗、中医中药治疗等。长久以来,肝肿瘤切除术是早期肝癌根治性治疗的最主要方式。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由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搭配而成的肝癌新辅助治疗,可以将部分不可手术的患者降期转化为可手术的患者,最大程度改善预后;而术后辅助治疗可以巩固患者手术成果,降低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介入治疗是目前临床肝癌治疗的发展中最具活力、进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来说,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首选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新兴的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也在不断展现出更优的治疗潜能。
肝癌是目前少数有较为明确致病因素的恶性肿瘤之一,从而可以针对致病因素进行相应的预防工作。乙肝病毒(HBV)感染是我国肝癌最主要的病因,接种乙肝疫苗大大降低了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对于已经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来说,应该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并且定期复查。远离致病因素主要包括,不饮用不洁水源,不食用霉变的食物,避免接触及摄入黄曲霉毒素。追求不酗酒、不吸烟、不熬夜、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习惯,可降低肝癌及其他恶性肿瘤的发生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