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守护老人四个感染家庭,这样带长辈度过新冠
TUhjnbcbe - 2024/10/26 16:23:00
哪里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1020/k5u50lp.html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张蓉黄小星钱橙计划通讯员吕一含/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医务人员上门为老人接种新冠疫苗视觉中国供图

在新冠病毒流行的第四个冬天,在国内,很多人与它的正面交锋却刚刚开始。

12月7日,随着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优化疫情防控新十条,中国是世界大流行末期最后退出对新冠进行严格管控的国家。目前,中国也是保持重症和死亡人数最低的国家。

现在阶段尤其需要保护老年人与脆弱人群。此前,11月19日到26日的八天内,全国共公布七例新冠死亡病例,七位逝者均为80岁以上老人,且合并有基础性疾病。

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列举了三类具有新冠肺炎重症倾向的群体,首先便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其中,如果同时伴有年龄大于80岁、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等高危因素,都会增加老年人群的重症率。

守护老人,是应对疫情流行高峰的重要课题。我们每个人不仅要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也要做好家中老人的守护伞。

那么,奥密克戎会给老人带来什么影响?一个家庭如何更好地为老人建起防护屏障?他们该如何度过、走向康复?

身处北京、甘肃、河北、河南等各地,在与奥密克戎较量的多个家庭,向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分享与家中老人共度这场挑战的经历。

家里囤的药

父亲反复高烧一周,她搬进父母家照护

自11月底,全国各地陆续调整防疫政策开始,36岁的陆敏就忙着做防疫攻略,把专家的一条条建议摘抄在手机上,转发给父母。

63岁的父亲有高血压,两年前还查出心脑血管疾病,导致新冠疫苗只打了两针,不得不中断。北京已经有不少阳性感染者出现,陆敏为父亲忧虑,隐隐希望家人永远用不到那些居家隔离的建议,但是,“没想到,做的攻略很快就用上了。”

12月2日中午,陆敏的父亲散步回家后感觉困乏,当晚就开始发烧,体温38.5℃。“吃了布洛芬缓释胶囊,但退热效果不明显,第二天,他高烧39.7℃。”听说这个消息后,陆敏赶回了父母的家,“第一次给他测抗原是阴性。”

可父亲持续高烧不退,头疼、眼睛胀痛,陆敏隐隐觉得不安。她医院打去电话,最终只找医院,“医院无法处置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发热情况。”当晚,医院,“又测了次抗原,变成明显的阳性。因为他有基础疾病,医生还把一间闲置的诊室让给他,让他在诊床躺着。”

CT结果显示,父亲的肺部已经感染,好在,血象仍正常。“医生开了药,让我们回家观察,如果还是没有好转,就来办理住院。”陆敏说,医院吃了退烧药后,烧退了下去,但那一晚仍翻来覆去睡不着。

“他对新冠的了解不全面,很担心自己的情况,害怕有加重的趋势,还半开玩笑地和我说,‘过两天,肺会不会全白了’。”陆敏陪在父亲身边宽慰着他,“我后来想病毒其实不可怕,他们的心理焦虑可能更严重一些。老人感染后,还是需要年轻人在身边,不仅是照顾他们,还能缓解他们的心理焦虑。”

陆敏的医院诊室

医院确诊新冠后,陆敏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母亲,让她给家里进行全面消杀。但最终,同住的母亲和侄女仍没能幸免:62岁的母亲全身酸痛,体温38.5℃;4岁的侄女轻微咳嗽,体温38℃。和父亲相比,他们的病程明显短不少,四五天症状就消失了。

为了照顾他们,陆敏申请居家办公,戴着口罩住进父母家。房子三室一厅,父母分隔在不同的房间,陆敏陪侄女住一间。全家人在房间里活动也戴着N95口罩,每个人分开吃饭,各自在指定的区域内活动。陆敏几乎承担了所有家务和消杀工作,“每天保持窗户24小时打开的状态,太冷的时候就开条缝,让空气流通;上完洗手间,第一时间消毒,包括他们经过的地方和门把手;生活垃圾丢出去前,也用家用酒精全面消毒。”

12月4日起,陆敏的父亲状态逐渐好转,“再没烧到39℃以上,基本在38℃左右,而且发热的频率越来越低,一开始吃下退烧药几小时后又烧起来,后来变成隔十几小时。”期间,父亲的血压和血氧也始终维持在正常状态,陆敏逐渐安下心,“可到了第七天,12月9日,他又发高烧了,38.7℃。”

陆敏立医院复诊,那时,北京可医院变多了,“CT结果是他的肺部感染已经恢复了,医生说,有基础疾病的老人抵抗力会比较差,可能导致病程较长。”

直到12月12日,陆敏父亲的抗原结果才转阴,发热、乏力等症状逐渐消失。陆敏觉得,父亲安然“阳康”或许和他坚持日常锻炼有关,“他坚持每天走10公里左右,饮食也很注重营养搭配,多蔬少肉。”

当天,陆敏回了自己的家。“回家前,我用酒精把自己和带的所有物品都消杀了一遍。老公和儿子戴着口罩待在房间里,我进了家门,直接奔向洗手间,洗澡、用消毒液浸泡衣服。”陆敏说,目前为止,自己一家三口仍没有感染。

“大家对新冠的心态普遍比较好了。但老人一旦感染,容易焦虑,特别是当他在网上看相关视频,看得越多,推送得越多,反而会加重心理负担。”陆敏觉得,当家中有老人感染时,子女需要及时给他们进行心理疏导。

陆敏儿子给妈妈房间画的危险标识

父母感染四天后女儿才得知:长辈遭遇的心理挑战大于身体机能应对

感染的老人需要心理支持,无论子女是否在身边,或许都能帮助他们度过这场挑战。

33岁的赵源在深圳打拼,直到父母在家乡甘肃兰州感染的第四天,才得知这个消息,“一开始,他们不想让我担心,觉得我在外地也帮不上忙,但通电话时,我能明显感觉到他们无精打采、唉声叹气,情绪很差。”

赵源的父母今年都是60岁,各自打了三针疫苗,他们几乎同时感染,但症状截然不同。11月底,母亲发烧了三四天,七八天后明显好转,第九天恢复正常,抗原结果转阴;父亲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他没有发烧,只是全身酸痛,“像刚从健身房撸铁出来的那种感觉。”疼痛持续了两天后,他开始流鼻水,直到十多天后,仍没好转,“线上问诊时,医生说,可能是新冠引发了他的鼻炎。”

最令赵源担心的是90岁的姥姥,她也是全家最先感染新冠的人。姥姥没有精神、没有食欲,发热反复了一周,“一到晚上就烧到38.5℃以上,吃了退烧药会降下来,但第二天还会烧起来。”直到第二周,姥姥不再发热,食欲逐渐恢复,但至今20天了,尽管抗原已转阴,仍没有恢复往常的精神状态,身体虚弱。

感染新冠前,赵源的姥姥身体还算硬朗,她没有基础疾病,自觉活动范围有限,没有打疫苗。但11月底,去菜市场溜达一圈回家后,她就不舒服了。

医院的交叉感染,赵源一家人选择了居家观察。舅舅去姥姥家照护,母亲住在自己家,父亲搬去公司办公室住了十天,各自每天用酒精消杀房间,“他们只是大量喝水,同时补充维生素,有发烧情况就吃退烧药。”

期间,赵源的父亲每日测抗原,心情也随之跌宕起伏。“他的抗原结果很奇怪,第一天阳性,第四天转阴,第七天又阳了,第十天转阴,第十三天又是阳性。”赵源对此咨询了医生,也希望把医生给父亲的建议传达给更多人,“第一次测抗原后,间隔6天再测第二次。如果抗原转阴,且身体没有异常症状,就不要再反复自测,给自己增添烦恼。一方面,抗原可能不准确;另一方面,康复过程中,身体可能有病毒片段陆续排出。”

“面对新冠,我爸妈遇到的心理挑战可能比身体层面更大。”赵源说,可能有不少人像自己一样,由于工作等种种原因,没办法陪在父母身边,“我们要多和父母交流,时常问问家里情况,提前给他们做好心理建设。如果感染了,老人也不要不敢告诉外地的子女,自己憋着心情反而不好,子女的精神支持也很重要。”

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老人,赵源觉得同样重要的是,适当运动,备足控制基础疾病的药物,“不能只顾着买新冠用药而忽略了每天都要吃的慢性病用药。”赵源说,朋友的父亲因为感染新冠,运动不足,糖尿病药物中断了三天,最终导致病情发作,医院。

赵源父亲的抗原结果反复变化

79岁独居老人患新冠,从重症到恢复扛了19天

丽娟的爷爷医院。他今年79岁,子女在外工作,在河南许昌老家独居。因为患有糖尿病,心存顾虑,爷爷一直没有注射疫苗,在新一轮秋冬之交的疫情中,不幸成为感染者。

11月11日,爷爷的核酸结果显示异常,第二天被确诊为新冠患者。村里没有治疗的药,再加上爷爷没太明显的症状,他一度怀疑自己没有感染新冠。确诊的头八天,爷爷没怎么吃药。直到20日晚上不慎摔了一跤,爷爷当天开始发高烧,并伴随咳嗽、哮喘的症状。21日退烧后,爷爷医院,CT结果显示,双肺严重感染,有胸积水的情况。多功能监护仪显示爷爷的呼吸频率为33次/分,氧饱和度88%。针对丽娟爷爷这样的高龄重症患者,医院担心新冠引起其他并发症,医院。

家人不知道小县城有什么转院途径,丽娟将爷爷的遭遇发在社交网络上。有类似情况的网友在留言区相互鼓励,抱团取暖。她也收到不少私信,得到网友的帮助,对于这些来自陌生人的温暖,丽娟很感激。

爷医院治疗,邻村的姑姑陪在老人身边照顾。“医院当时只有护士在,通过远程问诊询问老人的情况。”好在医生都非常负责,经常和姑姑打电话沟通,在住院第二天会诊确定了老人的治疗方案。住院前几天,老人没什么胃口,浑身无力,嗜睡。丽娟和爷爷视频时,他也会困得直接睡倒,无法坐直身子。“有时候爷爷捋不直舌头,最严重的时候听不清他在说什么。”老人的脸色由一开始的红润变得蜡黄。

爷爷的血氧饱和度一度低到70%,“喘得很厉害,根本喘不上气。”丽娟回忆,“最难受的时候,爷爷在睡梦中叫过世的奶奶的名字。当时爷爷觉得快撑不下去了,吵着想回家。”丽娟和爷爷视频的时候,爷爷难受地哭了,这是她第一次见老人哭,她只能吞下眼泪,继续鼓励老人。

好在,爷爷挺过了最难受的时刻,医院治疗,家人也陪在老人身边时刻照顾。11月28日,爷爷的血氧饱和量重回88%,一度达到90%,生病前那个爱说爱笑的老头儿又回来了,精神也明显好了许多。

医院

丽娟在自己的社交账号完整记录了爷爷从患病到康复的过程,她说,因为网上能找到的高龄抗击新冠的信息很有限,希望以爷爷的经历给同样情况的病友提供帮助。

12月的第一天,丽娟兴奋地在自己的账号下更新爷爷的近况:确诊第十九天,爷爷的核酸转阴。老人家明显松了口气,乐呵呵的,胃口也好了许多。虽然还有不舒服的时候,但持续时间不长。

这次经历让爷爷对新冠肺炎上心了许多:从前老人家觉得新冠离自己很远,现在想想只是后怕。“这个病对老年人真的不太友好。”康复后,爷爷打算以后尽量减少出门,防止二次感染,有机会也会把注射疫苗提上日程。

和爷爷的经历类似,丽娟的评论区中,不少糖尿病老年患者的家属同样表示了对注射疫苗的顾虑:糖尿病能不能注射疫苗,高龄老人注射疫苗会不会有风险?如何防护自身,提高自身免疫力,是疫情新形势下的老年人不得不面临的难题。

回想爷爷的康复经历,丽娟还是心有余悸。她和父母因为当时被封控在外地,无法赶回家照顾老人。“是姑姑一直陪在老人身边”,丽娟说,她没法想象姑姑不在的情况。“老人难受的时候很需要家人的陪伴,我们尽量多说一些鼓励老人的话,让老人相信自己能够扛过去,调整心态很重要。”丽娟在经验贴中这样分享。

相继感染的一家人,相互鼓励,小日子逐渐如常

这些天,身在杭州的桃子也一直为自己河北老家的亲人担心。从上周五开始,新冠肺炎在桃子的亲人之间蔓延。

先是担任医生的二舅:他的科室里,9位医护相继感染。二舅也回忆,自己替一位患者做手术后,对方检测出阳性。被通知阳性时,二舅首先想到母亲,也就是桃子的姥姥——那一天,姥姥恰好在二舅家居住。他没敢惊扰老人,直到天亮,才把老人送回原先独居的家中。

桃子的姥姥今年86岁了。上个月,因为同栋楼有阳性,被划定为高风险区,桃子姥姥经历了封闭、物资紧缺的10天。当桃子的大舅试图上门给她送菜时,也被单元门的铁锁劝退。

那几天,姥姥只能吃小米粥、土豆,足不出户,心情也十分压抑。因而,当解封之后,为了让老人开心,二舅带她在城里开车兜风,但没想到,自己首先查出阳性,桃子姥姥成了密接,开始居家隔离。

桃子知道,奥密克戎的感染性极强,姥姥可能无法幸免。平时,姥姥的身体还算硬朗,能自己做饭收拾,且已接种过三针疫苗,但毕竟已是高龄。对疾病的恐惧,首先让姥姥担心不已,她吃不下、睡不着,轮流给桃子的舅舅们打电话求助。桃子的大舅,只能上门去陪着她,“其实,我大舅也快60岁,自己也是个老人了。”桃子说。

周一,最担心的消息传来,姥姥和大舅都阳性了。随后,大舅妈、二舅妈、大舅的两个孙子,也都“中招”了。“我们那个‘相亲相爱一家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守护老人四个感染家庭,这样带长辈度过新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