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诗人去世了,除了再次读一读曾经熟悉的诗句缅怀诗人外,我们应该要想一想他为什么会生肝癌而英年早逝,(59岁确实还是太年轻了),而我们能做什么能不重蹈覆辙?
诗人是患肝癌去世的。引起肝癌的一大原因是乙肝,乙肝病毒致病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
中国是乙肝大国,感染率在7-10%左右。30年前乙肝疫苗的应用,乙肝的发病率逐渐在下降,但仍然改变不了我们是乙肝大国的事实。
肝炎、肝硬化、肝癌不是我们妇产科的范畴,我为什么来科普?
先讲一个故事吧。我认识的一个家庭。母亲是乙型肝炎患者,20多年前40多岁时出现肝硬化,那时候没有抗病毒的药物,肝硬化逐渐加重,有食管胃底的静脉曲张、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胆红素增高,虽然近年开始抗病毒治疗,但两年前仍然发生肝脏肿瘤。虽然经过射频消融、抗病毒治疗,但肝功能每况愈下。
一个母亲的不幸,还不是最不幸的。更不幸的是她的四个孩子都是乙肝患者。病情最轻的孩子肝功能正常的小三阳患者。病情最重的一个孩子在30多岁是发生严重的肝硬化、脾肿大、肝昏迷,后来脾切除,门脉分流手术后,长期应用乳果糖降血氨、抗病毒、抗肝纤维化维持,不仅出现肝性脑病还出现肝性脊髓病,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
随着医学的进步,乙肝病毒已经不那么可怕了,各种抗病毒药物也能很好的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虽然还不能完全消灭肝炎病毒,将乙肝病毒的抗原、抗体转阴,但可以预防和延缓肝硬化、肝癌的发生。但是如果一个患有乙肝的母亲,只要乙肝抗原是阳性的就可能通过母婴传播给胎儿、新生儿,下一代又陷入长期的抗病毒的斗争中。
昨日有专家科普用安全套预防肝癌的发生。确实,性可以传播乙型肝炎。但性传播并不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在我国,母婴传播才是最主要的乙肝传播途径,大约30-50%的乙肝患者是经过母婴途径感染乙肝的。5%的准妈妈是慢性乙肝感染者,而其中50%HBeAg阳性。这些准妈妈有比较高的风险传染给胎儿乙型肝炎病毒。
但是感染乙肝的女性也渴望生育,也有权力生育,那么怎么才能不让悲剧重演?
切断母婴传播途径,才能真正降低乙肝的发生率,才不会让宝宝一辈子与乙肝病毒做斗争。母婴传播可能发生在妊娠期经胎盘传播、分娩期接触母血传播和产后生活密切接触。
因此国内外都发表了关于妊娠期乙肝病毒感染者管理的指南、专家共识。主要几点:
1.孕前检查。首先检查肝功能、乙肝DNA、肝脾超声、肝组织活检、肝纤维化指标等评估身体状况是否合适妊娠,评估母胎传播的风险度。
2.孕前治疗。针对高病毒载量的女性在孕前进行抗病毒治疗,首选干扰素治疗,治疗期间要采取切实可靠的避孕措施。疗程结束后停药六个月,病毒载量无反弹或者未达停药标准改用其它抗病毒药物六个月后,肝功能正常后是最佳怀孕时机。干扰素治疗期间意外怀孕,要终止妊娠。
3.孕期治疗。孕期病毒低载量的慢性乙肝患者,孕期不需要干预。标准是乙肝DNA(10的6次方)拷贝/ml,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孕28周开始抗病毒治疗。治疗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如拉米夫定、替米夫定等。
4.孕期慎重选择羊水穿刺。羊水穿刺作为一项产前诊断技术,广泛使用。但对于乙肝病毒感染的妈妈,羊水穿刺会增加胎儿宫内感染的风险,因此要权衡利弊选择。
5.分娩方式的选择: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阳性准妈妈不必选择剖宫产,剖宫产不能降低母婴感染的风险。分娩方式的选择主要根据是否存在产科因素。肝功能异常者,应选择合适的时机剖宫产。
6.分娩时间选择:尽可能在孕40周前结束妊娠,过期妊娠增加感染的风险。肝硬化者应该在孕34-35周分娩。
7.产后治疗:乙肝妈妈分娩的新生儿,应该在出生12-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按照常规注射乙肝疫苗。
8.母乳喂养应用免疫球蛋白以及注射过乙肝疫苗的新生儿,可以进行母乳喂养,但如乳头皲裂、新生儿口腔溃疡时需暂停母乳。母乳最好,代乳品足够好,因此未必纠结于一定要母乳喂养。
9.随访孕期、产后母亲都要定期进行乙肝病毒标标志物、DNA的检查,评价妈妈的肝功能状况、病毒载量、治疗效果,婴儿出生后7-12月龄时检查HBsAg和HBsAb,检查阻断效果和免疫接种效果。对于下一代既要阻断母婴感染,也要防止其它途径的感染。
写篇文章主要告诉大家,母婴传播是乙肝的主要的传播途径,但目前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进行阻断。有效的阻断治疗乙肝妈妈才有可能生一个健康的宝宝。
乙肝妈妈有权生孩子,而且有机会生一个健康的孩子。
具体的治疗方法要根据肝炎科医生的意见,如果肝功能异常、肝炎急性期以及肝硬化患者,保肝、抗病毒、抗纤维化后仍然有机会生一个健康的孩子。
有效的孕前、孕期、产后的乙肝阻断,能防止母亲乙肝全家乙肝的悲剧。
图文来自网络
(本文来自:百度宝宝知道快乐孕妈帮)
————————
世界很复杂,百度更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