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也就是乙肝,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较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导致的,其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
预防以及治疗乙肝不仅仅是我国面对的比较急切、严重的问题,更是一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是一场与乙肝病毒漫长且艰难的斗争。
即使我国的乙肝疫苗普及、乙肝防治教育以及乙肝治疗水平目前都有着一定的成效,但每年仍有很多乙肝感染患者,并且患者对乙肝治疗的认知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感染了乙肝很“崩溃”?正确认识乙肝,了解临床治疗方法
临床中,患者可以通过乙肝五项检查(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清楚地了解到自身的感染状况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查出有乙肝阳性指标的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评估与治疗。
但即使未发现有肝损伤且只是病毒携带者也需要定期检查来进行病程监测,确保病情一直维持于稳定状态。而对于病情相对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就医的患者,要了解对于乙肝病毒感染,抗病毒治疗是尤为重要的一步。
抗病毒治疗可以较大限度的长期地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且相对安全指数较高。目前已批准上市的两大类药物即IFNα和核苷(酸)类似物(NAs),两者最大的区别是IFNα作用于宿主,NAs作用于病毒,其中我国临床常用的为NAs[1]。
临床常用治疗乙肝的抗病毒药物
按照上市时间来看,NAs主要有拉米夫定(LAM)、恩替卡韦(ETV)、替比夫定(LDT)、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年)中提到,按照NAs药物疗效与安全性应首选ETV、TDF、TAF进行治疗,可强效抑制病毒复制,长期应用可显著减低肝硬化并发症等[2]。但ETV与TDF在临床应用中有一定的罕见不良反应,如低磷性骨病、乳酸中毒等,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作为TDF的升级版、第二代产品,逐渐成为临床用药新趋势。
“升级版”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具体优势在哪里
相较于TDF,TAF的ALT(谷丙转氨酶)复常率更高,可以进一步降低肝硬化、肝癌的患病风险;并且耐药屏障、安全系数更高,对肾功能损伤以及对低磷性骨质疏松的影响较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相应的罕见不良反应。
努力坚持,打好抗病毒“攻坚战”!
首先,患者治疗应谨遵医嘱,切勿自行停药,一旦随意停药,再复发的风险较大,这时就仍需再次进行抗病毒治疗,得不偿失。可以看出,抗病毒治疗是需要长期、稳定的进行,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多注意:
其次,要忌烟、忌酒。香烟中含有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肝细胞有一定的损害,肝脏为酒精的主要代谢环境,酒精会一定程度上破坏肝脏的正常代谢系统。另外还要忌辛辣食物,辛辣食物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以及肝胆的气机失调。同时要注意生活规律,配合疾病治疗要养成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膳食营养以及适当的运动。
[参考文献]
[1]陈学福,张东敬,罗晓丹,等.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现状[J].临床肝胆病杂志,(5).DOI:10./j.issn.-..05..
[2]赵启昂,赵妍.乙型肝炎[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3).DOI:10./j.issn.-..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