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五大类肝病中,危害性最大最为广泛的就是乙型肝炎,在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高达60%-70%。一旦感染上乙肝,对患者来说,升学、就业、婚姻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再加上肝脏本身没有神经,所以肝病不会痛,早期的肝病很难被发现。
因此,常做肝病相关检查就成了预防肝病的重要措施。小编具体给大家介绍一下肝病人群平时常做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一、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主要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胆碱酯酶、碱性磷酸酶、球蛋白、白蛋白、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等。通过这些指标就可以综合判断目前肝功能具体情况、病情处于哪个阶段以及病情的轻重。
二、超声检查
定期做超声影像学检查,可以了解肝脏的大小、形态、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回声情况、有无腹水等,可以判断病情是否向肝硬化方向转变,或者早期发现肿瘤。
三、甲胎蛋白
一般肝炎发作的时候,甲胎蛋白很少升高,即使升高,一般都不会超过纳克。但是在肝癌的时候,甲胎蛋白通常都会大于纳克。如果甲胎蛋白持续不下降,维持在纳克以上,就有可能患上了肝癌,需要进一步排查。
四、血常规
血常规主要包括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等数量的检查。如果病情进入肝硬化阶段,血象的改变往往可以提示病情的严重程度。比如早期肝硬化阶段,血小板轻度降低;中晚期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全血细胞都会下降。如果出现单纯性血红蛋白降低,需要注意是否有消化道出血的情况发生。
五、胃镜
如果无法根据化验结果来判断是否有肝硬化,就应该定期做胃镜检查,了解食管黏膜以及食管周围静脉曲张以及胃底静脉曲张的情况。如果有静脉曲张情况存在,说明肝硬化可能已经发生了。
六、乙肝病毒学指标
包括乙肝两对半检测以及乙肝病毒定量检测,可以了解病毒复制情况以及传染性强弱。
七、血糖、尿糖、尿常规等
主要了解是否存在乙肝相关性疾病,比如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肝源性糖尿病等。
八、肝纤维化指标
肝纤四项检查主要包括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层粘蛋白等,这些指标可以协助诊断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另外可以定期做肝硬度值检查,可以辅助评估肝纤维化阶段。
九、肝穿刺检查
当其他检测方法无法明确肝病诊断的时候,可以进行肝穿刺检查,取活组织检查,以便于确诊。也是诊断早期肝硬化的金标准。
另外,对于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朋友,如果使用的是核苷(酸)类药物,那么复诊复查的项目及周期建议如下:
1、血常规:每6个月检测1次;
2、生化学指标:每3~6个月检测1次;
3、HBVDNA:每3~6个月检测1次;
4、HBsAg/抗HBs/HBeAg/抗HBe:每6个月检测1次;
5、甲胎蛋白(AFP):每6个月检测1次;
6、肝硬度测定值(LSM):每6个月检测1次;
7、腹部超声:每6个月检测1次;
8、其他检查:服用替比夫定的患者,应每3~6个月监测肌酸激酶;服用阿德福韦或替诺福韦的患者应每3~6个月监测肌酐和血磷。
如果使用的是干扰素的朋友,那么复诊复查的项目及周期建议是:
1、血常规:治疗第1个月每1~2周检测1次,以后每月检测1次至治疗结束;
2、生化学指标:每月检测1次直至治疗结束;
3、HBVDNA:每3个月检测1次直至治疗结束;
4、HBsAg/抗HBs/HBeAg/抗HBe:每3个月检测1次;
5、甲胎蛋白(AFP):每6个月检测1次;
6、肝硬度测定值(LSM):每6个月检测1次;
7、甲状腺功能和血糖:每3个月检测1次,如治疗前就已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或已患糖尿病,建议应每个月检查甲状腺功能和血糖水平;
8、腹部超声:每6个月检测1次,肝硬化患者每3个月检测1次。
以上这些检查方法都是肝病患者日常需要定期监测的重要指标,但并非每个患者都要一一检查。对于乙肝朋友来说,病毒定量、肝功能以及超声、血常规等是日常监测最基础的指标,如果发现其他异常,需要遵医嘱再进行其他项目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