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第73届美国肝病研究学会年会(AASLD)于当地时间年11月4日-8日在美国召开。
已有研究表明核苷(NAs)经治的慢乙肝患者中有低病毒血症(LLV)的患者远期不良临床结局风险更大(相关链接)。在AASLD摘要中发表的一项来自韩国的研究也表明:对于未治疗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具有低病毒血症的患者比HBVDNA检测不到的患者具有更高的肝癌发生风险。
低病毒血症的定义
年AASLD指南:指HBVDNAIU/mL但仍能检测到(最低检测限为10IU/mL)的患者
年《扩大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专家意见》:接受核苷治疗且依从性好的慢乙肝患者,治疗至少48周及以上,用高灵敏度的定量PCR法(最低检测限为10-20IU/ml)仍可检测到HBVDNA,但IU/mL的患者。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历史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了-年韩国首尔峨山医疗中心未治疗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共对位患者进行了分析。该研究的主要结局是肝癌的发展。次要结局为肝脏相关临床事件,包括失代偿期肝硬化和肝癌。对比分析低病毒血症患者(LLV组)和HBVDNA检测不到的患者(未检出组)的临床事件发生情况。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开始时被排除。
研究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为54.7岁,64.4%为男性。在例患者中,59例(未检出组20例,LLV组39例)在研究期间发生肝癌,年发病率为2.44/人·年。未检出组和LLV组的肝癌年发病率分别为2.22/人·年和2.56/人·年。
通过多因素分析,LLV组的肝癌发生风险显著高于未检出组(调整后的危险比[aHR]:1.93,95%CI:1.13-3.37,p=0.)。在倾向评分(PS)匹配队列中,LLV组比未检出组具有更高的肝癌发生风险(HR:2.16,p=0.)。其中,例患者发生包括肝癌在内的肝脏相关临床事件,年发病率为5.25/人·年。在PS匹配队列中,LLV组发生肝脏相关临床事件的风险略高于未检出组,但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HR:1.33,p=0.17)。
研究结论
对于未治疗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具有低病毒血症的肝癌发生风险显著升高。应推荐对代偿期肝硬化的低病毒血症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
肝霖君有话说
已有研究显示,慢乙肝患者的低病毒血症是肝硬化失代偿和肝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远期不良临床结局风险更大,本研究也证实未治疗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具有低病毒血症的患者比HBVDNA检测不到的患者具有更高的肝癌发生风险。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本身的肝癌发生风险也比无肝硬化患者高,抗病毒治疗本就刻不容迟,若还具有低病毒血症,则需要选择更为合理的抗病毒策略。
已有研究表明采用以聚乙二醇干扰素α为基础的联合治疗可以有效解决低病毒血症问题,并且在HBsAg清除/血清学转换方面更具优势,从而更大限度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目前,汇聚全国专家之力的中国慢性乙型肝炎低病毒血症治疗研究(未名)项目也旨在共创治疗新路,相信能为低病毒血症患者提供更优的治疗策略,降低远期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YangJ,ChoiJ,JeonD,etal.LowlevelofhepatitisBviremiaincreasestheriskofhepatocellularcarcinomainpatientswithuntre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