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7月28日消息(记者车丽)今天是第11个“世界肝炎日”。由北京肝胆相照公益基金会主办的“健康肝·中国行”全国性公益活动日前在北京启动。健康中国行动要求,到年,我国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不低于46.6%。强化深入肿瘤早筛、早诊、早治将是提高5年生存率的有力抓手。
原发性肝细胞癌是全世界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慢性肝病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据统计,我国年原发性肝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5位,新增41万例,我国的发病人数几乎占全球的一半。目前,我国肝癌的五年总生存率仅为14.1%,其主要原因首先在于肝癌高危人群筛查没有普及,早期诊断率低,导致70%-80%的患者在诊断时已经是中晚期;其次,肝癌切除术后5年复发转移率高达40%-70%。
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院士表示:“肝癌患者如果能在早期或极早期发现并进行干预,施行根治性治疗,可明显提高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国家整体医疗卫生支出,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我国肝癌的发病特点大多遵循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渐进性阶段,肝硬化是肝癌发生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85%-95%的肝癌具有肝硬化背景。若能对这些高危人群进行及时筛查,防止更多病人从慢性炎症转化为恶性疾病,阻断炎癌转化的进程,则是应对我国肝癌目前挑战的有效方案。
在“科学研究+临床实践”的双轮驱动下,我国的肝癌早筛技术体系近年取得了突破进展,对于肝癌的筛查手段,除传统的风险评估、甲胎蛋白等血液生化指标、影像学检测等外,液体活检技术也为发现早期肝癌提供了新方法与新思路,助力肿瘤防治水平提升。
肝癌早筛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基础研究、临床转化、公众认知、*策扶持等多个领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合力打造肝癌防治生态圈。“我们现在早诊早筛面临的关键问题,一方面是民众的科普意识、自我保健的意识、参与筛查的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我们在早筛、早诊的重视程度上还要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