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补偿策略
摘 要:文化缺省是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与其意向读者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译者既要考量作者和译者双方的交际效率,增加文本的美学效果,又不能忽视文化差异,需要把原文中的文化信息传达给译文读者。本文就这一文化现象对翻译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分析并且归纳处理翻译中文化缺省现象的补偿策略。
中国论文
关键词:文化缺省;翻译;补偿策略
作者简介:胡亚萍(1990-),女,汉族,山东省临沂市人,英语语言学硕士,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及教学法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5)-33--01
英汉两种语言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同,例如:历史背景、文化观念、风俗、宗教,这就给翻译带来困难,其中,最突出的是文化缺省现象给翻译带来的影响。而这些困扰的存在就决定一篇成功的译文需要进行文化缺省的补偿。
一、翻译中的文化缺省
文化缺省指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是通过作者所面向的读者激活其记忆图式中的相关文化信息,以此来补充缺省的信息空位,最终建立起语义和情景连贯的过程。
翻译和文化二者密切关联,这是由翻译的本质决定的。文化交流产生的同时,必然会带动翻译的出现,而就其目的而言,翻译是把一种民族文化传播到另一种民族文化中,促使两种文化糅合,贯通的过程。在这个的过程中,译者运用自身的理解对原语的文化进行重写和再现。毋庸置疑,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必然会面临处理各种不同的文化,而对于原文读者显而易见的文化背景知识相对于译文读者来说就构成了文化缺省的成份。翻译得当,可以有效的促进文化间的交流,还可以保持原文文化缺省所产生的含蓄美和简洁美,反之,会造成读者错误的理解作品。
二、翻译中文化缺省的补偿策略
尽管文化缺省在翻译中势必会给译者造成一定的困难,甚至引起误读误解,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它毫无办法。在翻译的过程中,作为译者,肯定存在很多顾虑:比如说,他们需要在文化的纯洁性和交融性之间做出权衡。我认为,译者并不需要刻意去强调民族文化的纯洁性,也不必将自己国家的民族文化和外来的文化看做是格格不入的对立体。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通常也是“扬弃”的过程,这就注定能将两种语言文化杂合在一起。正如孙会*先生所说的:“‘杂合’是对纯正语言文化的干扰与破坏、处于‘杂合’状态的语言文化汇合了两种语言文化的特征,经过吸收与融合过程后,常会获得一些本不曾具有的优点,实现对原来文化的优化与超越(孙,郑:2003)。”翻译要追求的是求同,所以通顺、忠实和对等是它的最本质的目的。另一方面,翻译实际上又是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包容、相互补偿的过程;是引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相互影响、重叠与转换的永恒运动(秦文华:2002)。常用的文化缺省的补偿策略如下:
(一)归化。当一个民族中的某些文化现象在另一文化中不存在,或者在目的语中没有重叠的相关性时,应采用归化的策略。如:as timid as a hare(胆小如鼠),在西方文化中,兔子是胆小的象征,而在我国,兔子却象征着机警敏捷。而鼠却是胆小的象征,所以翻译时直接加以归化。
(二)替代。替代指的是用译语文化中的词语或者成语来代替原文中的词语或者成语。如:掌上明珠:the apple of one’s eye;爱屋及乌:love me, love m y dog。事实证明,换成这种表述更易于西方读者接受,也可以说两种文化具有了包容性。
(三)加注。直译加注是为了把源语文化的知识更好的介绍给译语读者,进而使其更加深入的理解。如:American Dream“美国梦”,一个若是对美国文化背景没有深刻了解的人,是不会真正明白“美国梦”的。
所以,无论是采用归化、异化还是其他翻译方法,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当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碰撞,但是总体的趋势是在继承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对异质文化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积极态度。
三、结语
文化缺省现象,必然带着某些特定的意义,它们不仅可以体现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魅力,更给翻译带来不小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个挑战,首先,我们应该从语义的角度对文化负载词加以描述,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语义的差异反映了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其次,必须要深刻把握文化缺省的表层意义以及隐含意义,与此同时,要参照其所在原文的上下文,我们所掌握的文化知识知识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如果想真正透彻的理解一个文化概念,了解对其所处的文化背景是必不可少的。翻译人员,作为一种文化纽带,是不能凭自己想象进行翻译的,而应该站在更高的文化视点、更深的文化层次之上,这样才能使读者不仅能够理解,而且知道其文化渊源。
参考文献:
[1]Chen Jianp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12.
[2]Newmark,P.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海璇.文学作品中的文化缺省与翻译策略[J].广州大学学报2004(10):88.
[4]秦文华.在翻译文本新墨痕的字里行间――从互文性角度谈翻译[J].外国语,2002(2).
[5]孙会*,郑庆珠.翻译与文化杂合[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