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体检每年做一次,结果看起来都挺健康的,大多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小毛病。为了确保检查更全面,我们往往会倾向高价的体检套餐,毕竟不常去体检中心,检查一次就做到底嘛!
全面体检能提供的检查更多,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肿瘤标志物检查。正所谓一年查一次,查了放心一整年。但最近,小开的一位朋友发生了糟心事——年初刚带他妈妈做的全面检查,结果一切正常。可最近却查出了乳腺癌晚期,明明体检报告的B超没啥问题啊……
难道在这些体检数据的背后,我们只是在“假装”防癌?那每年的体检是否还有意义……
●我国癌症高发,上升近2倍
●肿瘤标志物正常,就一定没有癌?
●如何正确的进行癌症筛查
01
国内癌症高发,肿瘤拓展从7变14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年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约.9万人,死亡约.8万人。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个人被确诊为癌症。而近10多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保持约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且逐步呈现年轻化趋势。
近日,上海市抗癌协会和医院联合推出了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涉及的肿瘤防治科普知识从年的7个肿瘤扩展至14个:
在原来高发的肺癌、大肠癌、肝癌、胃癌、乳腺癌、宫颈癌和前列腺癌七大男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甲状腺癌、淋巴瘤、食管癌、皮肤癌、胰腺癌、胆囊癌和脑部肿瘤
在常见高发的癌症中,肺癌、肝癌、上消化系统肿瘤及结直肠癌、女性乳腺癌等依然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肺癌位居男性发病第1位,乳腺癌为女性发病首位。甲状腺癌近年来增幅较大,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谱中目前已位居发病第4位。男性前列腺癌近年来的上升趋势明显,已位居男性发病第6位。
癌症的涉及范围越来越广泛,分布年龄也从高龄化逐步扩展到多年龄段。谈起癌症,我们仿佛也由过去的谈癌色变,变得更加坦然。毕竟,现在茶余饭后的闲聊里,“谁谁谁家的谁罹患了癌症”出现的频率更高了。于是我们突然发现,它离的一点儿也不远。
02
癌标志物正常就一定安全?
虽然癌症的数量、致病率在不断攀升,但我们的应对手段也一直在升级。从最民间化的饮茶、多吃大蒜、西兰花能防癌,到每年必备的健康体检,也升级了高端带肿瘤标志物检查的套餐。
肿瘤标志物又被称为肿瘤标记物,是由肿瘤细胞产生,存在于细胞、血液、组织、液体中,而又能反映肿瘤存在与生长的一种物质。
常见的有: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糖类抗原(CA)、EB病*壳抗原IgA抗体(EBVCA-IgA)。
甲胎蛋白(AFP):60%~70%原发性肝癌患者甲胎蛋白会升高,该指数为肝癌患者实现早期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但是,在一些肝炎、肝硬化患者以及怀孕的妇女体内,该指数常常会出现阶段性升高,而另一些早期病灶的肝癌患者,该指标又可能趋于正常。
癌胚抗原(CEA):胃肠道肿瘤,特别是肠癌癌胚抗原会出现升高,癌胚抗原主要用于判断肿瘤的预后及监测结直肠癌有无复发,一般不用于无症状人群的肿瘤筛查。CEA不只在结直肠癌中产生,任何的腺癌中都可以产生CEA,如肺腺癌、胃腺癌、胰腺腺癌等。更重要的是,CEA在慢性支气管炎、吸烟者等也可升高。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诊断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主要应用于65岁以上男性。前列腺癌与前列腺肥大症状相似,两者都会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夜尿增多等症状,如果男性出现这些症状,就需要检测前列腺特异抗原,以此排除是否患有前列腺癌的可能。当然,如果男性患有前列腺炎或者其他一些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也会引起前列腺特异抗原指数轻度升高。
在体检结果中,有不少人看到这些指标在正常范围内,就认定自己%远离癌症症候群,但其实结果未必如此。在众多已确诊的癌症患者中,很多人是不敏感的。即肿瘤指标物正常,但已经确诊罹患癌症。所以,标志物仅仅被认为是肿瘤的一种提示或警示信号,而不是确切的证据或结果。
正如吸烟、妊娠期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非特异性结肠炎等疾病,部分病人血清CEA也会升高一样,CEA不是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标志,在诊断上只有辅助作用。
指标起起伏伏,并不一定完全是癌症在作怪。选择正确的筛查手段,才能尽早发现癌症,防患于未然。
03
癌症如何尽早、正确筛查?
既然体检结果中的肿瘤指标筛查并不靠谱,那该选择什么样的预防手段呢?
正确掌握“三早”很重要——
自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了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策略以来,癌症的筛查和早诊早治,已被公认为是癌症防控最有效的途径。
针对癌症筛查,除了血液检查指标之外,B超、X光、肛门直肠指检,妇科体检中的涂片、乳腺钼钯等都是常用的方法。
◆◆
高发癌症正确的筛查手段
◆◆
肺癌
●摒弃X光片,选择低剂量螺旋CT
传统的X光片,分辨率非常低,检出率会有所降低,如果等到X光片能检测出的肺癌,基本就是晚期了。不想假装防癌,就选择CT,外加几个生物标记,检出率高达90%。
乳腺癌
●乳腺钼靶更准确
CT适合肺癌的筛查,却不一定适用于乳腺的早期筛查,利用CT检查乳腺存在灵敏度不高的劣势。包括红外线检测也是不推荐的。直接选择乳腺钼靶进行早期筛查,效果好过于乳腺CT及核磁。
宫颈癌
●TCT是最佳选择
宫颈细胞几乎无痛感,女性朋友自身几乎感知不到,如果不注意及早的筛查,出现症状通常晚期居多。选择TCT即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对比传统的宫颈刮片巴氏图片能有效的提高检出率,高达90%。
前列腺癌
●PSA检查便宜还精准
传统的腹部彩超并不能及早的检测出前列腺癌,最好的选择是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50岁以上的男性,建议选择此方法。
食管癌
●首选内镜检查
一说食管癌,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该如何检查,内镜检查是最佳的选择,可并行食管黏膜碘染色或电子染色内镜精查。如果内镜下没有可以病灶就随访即可。如果发现可疑病灶,建议活检后进一步在规定时间内随访。
胃癌
●胃镜检查检出率最高
其他的筛查都几乎很难直观的检测出。所以建议直接选择胃镜检查最靠谱,如果无法忍受检查过程中的不适感,医院也可以选择无痛胃镜,价格相对高一些而已。
结直肠癌
●肠镜检查+粪便免疫化验+多靶点粪便DNA检测
尤其45-75岁之间,更应该每年检测粪便免疫化学实验或高灵敏愈创木脂粪便隐血试验;每3年,可选择多靶点粪便DNA检测,每5-10年选择一次肠镜检查。
肝癌
●甲胎蛋白+B超,手段最有效
单纯的腹部B超,不一定能确保高检出率,为了避免漏检,尤其是有乙肝病*、饼干病*感染、长期酗酒、非经酒精脂肪肝炎、或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及有肝癌家族史的人,在40岁以后都建议每半年筛查一次,如有异常再进一步考虑CT或磁共振检查。
除此之外,哪些人群更需要尽早的进行癌症筛查呢?
45岁以上;肿瘤家族史(3代以内近亲有癌症病史);工作性质长期接触(粉尘、苯、铅等)有害物质;慢性病病人(各类癌前病变等)。
及早的进行癌症筛查非常必要。而趁年轻、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时,配置好足额的保障,也能让我们在未来人生中,面对疾病处之泰然。早期癌症发现后,治疗的预后效果还是非常好的。所以,如果有一份足额的重疾险,在必要时不仅能帮我们承担医药费的问题,还能让我们未来的生活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