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根治性切除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手段可有效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患有巨大肝癌的患者,肝内肿瘤占据了大部分肝体积,加上往往合并慢性病*性肝炎导致肝储备功能差,患者在大范围肝切除术后肝脏剩余不足。肝脏剩余体积不足正是围手术期死亡和术后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针对这一难题,外科学界一直在寻求可行的方法2。年,针对于结肠癌肝多发转移需要行大范围肝切除患者,德国学者提出了一种新的手术方式: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法肝切除术。
根据ALPPS注册网站统计,截止到年6月,全球约名不同的肿瘤患者进行了ALPPS。甚至有学者将这一手术方式视为肝脏外科发展的里程碑。
ALPPS手术的原理
肝脏门静脉右支结扎和肝脏实质的完全离断,使得门静脉血流完全流入剩余肝脏,营养因素也只供给剩余肝脏,使得剩余肝脏增生加快;另外门静脉结扎手术所引起的局部创伤,可刺激剩余肝脏再生,并且肝实质离断加重局部创伤的炎症反应,也可加快刺激剩余肝脏的再生。
ALPPS手术的发展过程
日本学者Markuuchi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门静脉栓塞(portalveinembolization,PVE)的方法,即对病灶侧门静脉主干栓塞,非病灶侧肝脏体积短期内因门静脉血供增多而增大,解决了大范围肝切除术后残肝体积过小或者增生不足的问题。
这种方法相对安全,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经过PVE治疗后,肝脏体积没有得到预期的增大。
年瑞士Adam团队提出使用二步法切除肝脏,即先切除含最大肿瘤的部分肝脏或肿瘤数量较少的肝叶,等肝脏增生后再次进行肝部分切除术。年法国Clavien再次改良,将PVE改为门静脉结扎(portalveinligation,PVL)。
同年,德国学者发现右半肝离断并门静脉右支结扎能使左半肝8天内显著增大。年Schnitzbauer等总结了25例行二步法肝切除病例,正式提出ALPPS的命名4。随后全世界开始出现更多病例报道。
ALPPS手术的适用人群
ALPPS作为近十年来的热点技术,相关的文献和研究都很多,反对和支持者也对其适应证和禁忌症有很多争议,目前还没有达成统一的标准。
大致的适用人群包括:
·施行大范围肝切除患者,若为正常肝脏
剩余肝脏体积小于30%;
·若为异常肝脏(如梗阻性*疸、重度脂肪肝、肝纤维或化疗导致肝脏改变),剩余肝脏体积小于40%;
·结直肠癌肝多发转移、原发性肝细胞癌或
者肝内胆管细胞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或小肠肿瘤伴肝脏侵犯或转移、肝门部胆管癌等。
其禁忌证为:
·左右肝脏均存在肿瘤;
·肝功能Child-PughC级;
·存在门静脉和(或)肝静脉癌栓者;
·无法获得根治性切除的肿瘤;
。伴有严重基础疾病,无法承受麻醉者5
ALPPS手术的改良
因开腹创伤较大,随着腔镜和机器人手术技术的进步,第一步手术可完全用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手术,完成门静脉右支结扎和肝脏的劈离,腹部创伤会大大减少,甚至第二步手术亦可采用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手术完成,这样患者的手术创伤可能减少到最低。
还有部分学者提出,采用射频方法消融出一个断面,可达到肝左外叶与其他肝脏隔离开的目的,同时又降低了第一步手术后肝脏断面的胆漏和出血的风险。总之,外科医生对于ALPPS手术一直在进行改良,尝试各种方法减少手术创伤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ALPPS手术的争议
就目前文献报道,ALPPS提高了巨大肝脏肿瘤的切除率,有效避免了术后肝脏功能不全、肝功能衰竭以及小肝综合征风险。
早期报道ALPPS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64%,死亡率12%,这与该手术方式处于初期探索以及医生围手术管理理念相关。随着手术技术的成熟和完善,以及围手术期管理的强化,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降低,大约为25~40%,死亡率降至10%以下
ALPPS使得肝切除范围得到进—步扩展,技术进步的结果令人振奋。但需要解决的问题依然很多,如剩余肝脏代偿增生问题、合并肝硬化患者增生速度慢、远期的生存率和复发率与传统治疗方法比较孰优孰劣等,仍需要医学工作者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