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晚5点30分,诺贝尔基金会宣布,将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HarveyJ.Alter博士、MichealHoughton博士和Charlesm.Rice博士,以表彰他们对丙型肝炎病*(HCV)的重要发现及对抗血源性肝炎做出的决定性贡献。
丙肝-沉默的杀手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根据病因,可以分为病*性肝炎、细菌性肝炎、药物性肝炎、中*性肝炎等等,而我们日常生活中提到的肝炎,多指病*性肝炎。病*性肝炎根据病*感染类型又分为甲、乙、丙、丁、戊型肝炎。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在全球导致死亡的十大感染性疾病中,有两种是病*性肝炎,一种是人们熟知的乙肝,另一种就是丙肝。不管从对整个社会影响的广度还是深度来讲,乙肝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病,但得益于乙肝疫苗的普及,中国已不再是乙肝的高流行地区,乙肝已经不再可怕。但丙肝仍是全国乃至全球的重要健康问题之一,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肺炎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感染丙肝后,患者一般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丙肝会悄无声息的缓慢进展,一旦进展为失代偿期丙肝肝硬化,病人的5年生存率就会下降为50%,也就是说每五年就会有一半病人失去生命。而且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癌年发生率也高达1%~4%,也就是说每名丙肝肝硬化患者中每年将会有1~4人患癌症。正因此,丙肝患者一旦出现症状,往往已经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揪出隐匿的病*
成功阻止传染病的关键,在于确定其病原体。在与病*性疾病的斗争中,发现丙肝病*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年代,40年代,英国肝脏病专家麦卡(F.O.MacCallum)通过分析得出结论:至少存在两类肝炎,一类经由粪便、污水和食物传播,称为A型肝炎(甲肝)——这一类型肝炎对患者形成不了威胁;另一类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称为B型肝炎——它会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年,经口传播的肝炎被明确地命名为甲型肝炎,而经血液传播的肝炎则被命名为乙型肝炎。随后,科学家们又注意到在甲肝和乙肝之外,还有数种流行性肝炎的存在。年,科学家们发现在一些感染了乙肝病*的病人身上同时存在另外一种肝炎病*,这就是丁肝病*。此外,经口传播的戊肝病*于年被人类发现。但是,仍有很多肝炎病例仍无法解释。
当时,哈维阿尔特(HarveyJ.Alter)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教授,他参与血库质控工作,以减少肝炎通过输血传染。在输血后发现的肝炎样本中,有近80%病例既不属于乙肝也不属于甲肝,对这些感染患者进行甲肝和乙肝病*检测,结果也均为阴性。这也就意味着,可能存在第三种肝炎病*,和乙肝病*一样,以血液等体液为传播途径,隐匿在人群中无声地传播。年,这种神秘的疾病,被哈维阿尔特命名为“非甲非乙肝炎”。
年,接力棒交给了迈克尔霍顿(MichaelHoughton)。他当时在美国凯龙疫苗公司(ChironCorporation)工作,与美国疾控中心的科学家布拉德利(DanielW.Bradley)合作,采用分子克隆的方法发现了一种新型病*。一年之后,哈维阿尔特团队证实这种新型病*存在于非甲非乙肝炎患者的血样品中。哈维阿尔特和迈克尔霍顿两位教授,因此获得了年的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
查尔斯莱斯的贡献则在于发展了丙肝病*的动物模型。在此之前,苦于没有合适的动物模型,丙肝的治疗和相关疫苗的开发都遇到了重重阻力。莱斯用他的恒心和智慧解决了这一难题,为丙肝的研究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助力。在丙肝病*的发现历程上,三位科学家一棒接一棒,共同完成了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丙型肝炎病*的发现揭示了其他慢性肝炎病例的病因,并使血液检测和研发抗病*新药成为可能,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病*性肝炎不再成为困扰人类的顽疾
多亏了三位科学家的发现,我们现在可以对该病*进行高敏感性的血液检查,并且这些检查基本上已经消除世界许多地方的输血性肝炎,大大改善了全球健康状况。他们的发现还使得针对丙型肝炎的抗病*药物得以快速发展。丙肝的治愈在医学史上,只有屈指可数的慢性疾病能够被治愈,而丙肝正是其中的一种。根据《内科学年鉴》上发表的一项新的研究,基于现有的筛查和治疗手段,到年,曾经在世界传染病中排名前列的丙肝将成为罕见病,世界卫生组织更是把年消灭丙肝作为目标。在人类历史上堪称首次,也为在全世界人口中根除丙型肝炎病*带来了希望。
纵观历史长河,传染病早已渗透进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威胁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但人类与传染病的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黑死病、霍乱、疟疾、流感、登革热、非典、埃博拉……疫病,一次次重创人类,也磨砺了人类向死而生的韧劲。对抗疫魔,人类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新冠肺炎肆虐之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发现丙肝病*的三位科学家,这是对人类抗击传染病所做努力的极大鼓舞。我们永远不会放弃与传染病的抗争,人类绝不会被打倒。
医视野宣传中心
文
赵茂廷
原标题:《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
慢性丙型肝炎已进入完全治愈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