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的兰姨(化名)是一名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这是一种特殊的慢性肝炎,尽管不像是病*性肝炎具有传染性,但是却因自身的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的肝脏,也会对肝功能造成巨大的损伤。
随着病情的恶化,患者的肝脏会发展成为肝硬化,使得肝窦结构改变和肝内血管功能性收缩,随着门静脉血流增加、回流受阻,导致门静脉压力骤增,血液只能走非正常“路径”,随之而来的便是肝功能失代偿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脏肿大和脾功能亢进等一系列症状。
两年前,兰姨出现腹胀、胃口差、间歇性双下肢水肿等症状,医院做了护肝、利尿等对症处理,尽管水肿有所消退,但是她依然腹胀明显。
脸色也越来越差,但是她并没有重视,反复用了很多利尿药物都已经没有效果,由于腹水越积越多,兰姨的腹部也越来越大,“肚子大得像是怀了几个月的孕妇一样。”
医院检查,结果发现白细胞、血小板、血色素等指标都非常低,怀疑是脾脏肿大引起的问题,建议她开刀手术切掉脾脏。
一听到要切脾,兰姨和家人感觉到非常恐慌,担心难以耐受开刀手术的创伤。
犹豫不决中,他们得知广州医院介入科能够通过一项微创介入技术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便来到了越秀沿江院区门诊。
医生给她做了详细的问诊和检查后,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的门脉高压导致顽固性腹水。
大量腹水对胃、肠、肾等重要脏器产生压迫,严重的腹胀让兰姨吃不下饭,营养不良导致她体内肌肉含量减少,甚至走路都没有力气,此外,她的肾功能也开始遭到破坏,如果再不进行干预,将有可能发展成为肝肾综合征。
肝腹水患者如果不经科学规范的治疗,任凭发展,5年后大约有70-80%会死亡。
患者的大量腹水是由于肝硬化门脉高压导致的顽固性腹水并有胃底食管下段静脉曲张,只有先解决门脉高压这个根本性问题,才有可能消除腹水,预防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医生建议她考虑接受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手术)治疗,这也是针对终末期肝病顽固性腹水的一线治疗方案。
TIPS手术是一种介入微创手术,在肝脏实质内门静脉分支(血液流向肝脏的血管)和肝静脉(血液自肝脏流出的血管)之间搭建起一个人工“桥梁”,将门静脉血液分流入肝静脉,从而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进而减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腹水的发生几率。
搭建好的人工“桥梁”11月17日,广州医院介入科团队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的协助下,为兰姨顺利实施了TIPS手术,成功在肝静脉与门静脉之间建立起一条通道,门静脉压力得到了有效缓解。整个手术过程是在局麻下1小时内完成,兰姨始终保持清醒的意识,她甚至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难题就这样化解了。
术后三天,兰姨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腹部没有紧绷鼓胀的感觉,肚皮已经松软下去,体重比手术之前轻了6斤,“差不多6斤水没有了。”兰姨感觉到自己“一身轻”,胃口也慢慢变好了,饭量慢慢增大,“医生说,不光是腹水没有了,还能帮助我长肉长力气呢!”
广州医院介入科主任熊斌教授带领团队曾做过一项临床队列研究表明,TIPS手术不仅能够有效治疗顽固性腹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由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而且对肝硬化合并肌肉减少症的患者还能够起到逆转效果,这是由于经过治疗后,门静脉压力降下来了,患者的内部循环和代谢亢进得到了较好的改善,饮食、体重都会逐渐增加,患者的乏力虚弱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升。
医生提醒,早期肝硬化腹水的症状表现并不明显,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消化不好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因此,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一定要及时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感觉腹胀明显,腰围增大、下肢浮肿、全身乏力等症状时,医院检查。
大多数早发现早治疗的肝腹水患者病情可以得到控制,使肝腹水消退,保护重要脏器功能,为后续的病因治疗争取更长久的“时间窗”。
但是,如果出现肝腹水后仍然不积极治疗,或者治疗方法不恰当,则有可能使病情迅速恶化,甚至导致死亡。
(指导专家:广州医院介入科主任熊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