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机智的医生生活儿媳妇也是别人家宝贵的 [复制链接]

1#

医院是最考验人性的地方,每当面对生死,人性总会被无限放大,平日里看似和谐美好的关系,在生死面前都会窥到一丝裂缝。

《机智的医生生活》医院里的故事,李翼俊是一个肝移植外科医生,他的日常门诊里总能遇到各种各样的事。

01

一家人陪同患者来看病。患者病情特殊,肝源又难等,翼俊医生建议患者考虑活体肝移植。

所谓活体肝移植需要自己认识的人自愿捐赠,一般都是自己的亲人捐赠。

患者当下马上说自己不愿进行活体移植,不想给家人造成负担。

没等他说更多,婆婆就打断他:“我们是一家人,不要说这种话”。站在身后的弟弟也劝慰大哥,让他不要太忧心,他们会好好讨论的。

这样的家族爱让人感动,然而很快就啪啪打脸了。

当患者被护士叫出去检查身体,门诊只剩下医生和患者父母、弟妹,还有他妻儿。

只见婆婆握住儿媳妇的手,假装为难却又意外直白地对儿媳妇说:“孩子,不如就由你来吧”。

婆婆说:“你父亲身体不好,你弟弟妹妹虽然年轻,但是从小身体就不好,他们都不能捐。再说你应该救活丈夫,所以还是你来合适。”

弟妹跟着附和婆婆:“嫂子年轻,嫂子是大哥的妻子嘛,所以嫂子来比较合适。”

患者是儿媳妇的丈夫没有错,但是他也是这家的儿子和大哥。

其实哪有什么合适不合适,只有愿不愿意而已。

世上最可怕的莫过于站在道德高点进行绑架。只见儿媳妇半句话都说不出口,只能无奈哽咽着答应下来。

然而从她低下的头和声音里的颤抖,其实都看出她是有顾虑的,她也有不同的意见呢。但是这家人选择视而不见,不接受她的不。

02

翼俊医生把这一家人支开后,对她说:“如果你不愿意捐的话,请告诉我,由我来帮您说明不合适,没有人能拿这件事怪你!”

也许是最后一句话击到了她的痛点。只见儿媳妇小心翼翼地对翼俊医生说:“医生,我不愿意捐。到时候请一定说我不合适”,说罢低头痛哭。

当镜头切到她那稚嫩天真无邪的孩子那里时,我们恍然大悟。

是的,孩子还这么小,活体肝移植这么大的手术,如果有个万一,孩子就会成为无依的孤儿。

对于儿媳妇来说,丈夫与孩子都是她的至亲,手心手背都是肉,最痛苦的人莫过于她了。

好在男主人在知道妻子肝源指标不合格后也松了一口气,他担心自己做了这个手术,连累妻子也失去健康,最后还得害得孩子没有健康的母亲看护他长大。

儿媳妇嫁入丈夫家,是这个家唯一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很多婆婆在儿子儿媳妇相关的事情上不自觉地会偏向自己儿子,多去护着自己儿子。

这本是人性所趋!

对于这个儿媳妇来说,婆家的也许唯一值得让她期待的就是自己的丈夫,其他人能给予的温暖有限。

而这个家里的公婆显然更爱自己的孩子,只要自己的孩子能健康起来,儿媳妇的健康与生死对他们来说,都不重要,都是可以被牺牲。

如此未免让人心寒!

03

另一个患者的妻子迫切地想要为肝硬化的丈夫捐肝,医生却不能答应她。

原来他们还没有领结婚证,捐肝还需要结婚登记一年以后进行。担心丈夫的病情恶化,妻子急得都快哭了,表示会马上去登记。

翼俊医生疑惑地问他们为什么婚礼都办完了,却不去做结婚登记呢?

丈夫身后的婆婆站出来说:“是我不让他们去登记。两个人恋爱的时候,我儿子检出了肝硬化。她也是别人家宝贵的女儿,如果我儿子有个万一,她可怎么办!”

原来这就是不登记的原因,这个原因让人感慨又感动!

婆婆担心自己的儿子的病万一治不好,会耽误了儿媳妇的后半生,所以既然无法阻止年轻人在一起,那么就不要登记,免得让儿媳妇以后落一个寡妇的名声。

并不是每个婆婆都会说“儿媳妇也是别人家宝贵的女儿”这种话。会这样想的婆婆肯定不会一心只为自己儿子,不会毫无原则地偏向自己儿子。

她在日常生活中肯定会事事也替儿媳妇多着想,会把儿媳妇当作自己的孩子疼爱。

这样的婆家有爱又温暖,也让儿媳妇更心安。

对于家庭而言,儿媳妇嫁入丈夫家,那就是家里的一份子。虽然她跟丈夫家的人没有血缘,但是她不应该是外人,更不应该成为被牺牲的那个人。

有些婆婆永远都把儿媳妇当作外人,事事想着的都是自己儿子的利益,儿媳妇只是附属,有事更是被指使冲在第一位。

就如两个案例鲜明的对比,第二家的儿媳妇在婆家应该更有归属感,因为婆婆是真心珍惜她,设身处地地为她着想。而第一家那位儿媳妇在此事以后应该会对夫家的人失望透顶,不敢抱有积极的想法。

儿媳妇也是在别人家的爱中长大,也是别人家珍惜疼爱的女儿。

但愿世上的婆婆都能懂得这个道理,不要把儿媳妇当作长工一样使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