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次检查知全身闵行这家医院已服务300 [复制链接]

1#

华山—五院—闵行医联体pet/ct中心引进的高端分子影像设备自年7月正式开机投入使用后,已完成余例患者的检查,为临床精准诊断及精准治疗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支持,同时也让多位体检患者体验到家门口pet/ct高端检查的便利、快捷并从中受益。

近期,60岁的殷老伯因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医院内分泌科住院,住院期间,还感觉胃部有所不适,了解到五院配备有pet/ct,决定到pet/ct中心预约一次全身影像检查。

检查当天,核医学科医生详细询问了殷老伯病史后了解到他一般状态良好,没有非常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也没有肿瘤家族史、手术史及其他既往病史,随后进行pet/ct检查。

但当pet/ct扫描图像结果传输到医生办公室,医生仔细阅片后大为吃惊。因为在并无明显症状的情况下,医生在他的肺部及胃部各发现一高代谢占位性病变,且均考虑是肿瘤性病变。医生报告中明确指出了这两处病灶以及其他可视病灶,并给以相应的诊断意见及建议。

于是殷老伯在拿到pet/ct报告后立即转至五院胸外科就诊并进行了手术,术后病理确诊为肺腺癌。术后恢复一段时间后,他再次到外院进行了胃部肿瘤的手术,病理诊断为胃间质瘤。

pet/ct作为影像学的一种检查,通过一次检查可以同时获得全身pet的代谢显像、ct的解剖学信息和pet/ct两者的融合影像结果,实现“1+1>2”的成像效果。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是18f-fdgpet/ct检查,可用于患者的全身肿瘤负荷评估,在全身肿瘤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良恶性鉴别、恶性肿瘤分期、为不明原因发热或原发灶不明的转移性肿瘤患者寻找原发灶、评估疗效以及病灶穿刺靶点定位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殷老伯此次通过pet/ct行全身检查,不论是肺肿瘤还是胃肿瘤,均在其还未出现相关临床症状之前即发现肿瘤性病变,使其获得最佳的手术治疗机会,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另外一次pet/ct检查同时发现胸部及腹部各一处肿瘤病灶,避免了因仅检查某一部位而导致另一部位病灶的漏诊,这也是pet/ct的优势所在,这充分体现了在肿瘤全身筛查、鉴别诊断及重复肿瘤的发现方面pet/ct检查发挥重要作用。

pet/ct临床适应证包括:

1.进行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2.发现转移病灶,探查原发病灶;

3.确定恶性肿瘤的分期;

4.恶性肿瘤治疗的疗效监测及随访评估;

5.肿瘤高危人群、肿瘤标志物升高的人群肿瘤探查;

6.心脏和神经相关疾病的诊断;

7.为活检确定有诊断意义的穿刺靶点;

8.指导放疗计划的制订;

9.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疑难复杂病例等其他情况。

pet/ct也可用于肿瘤高危人群体检筛查

1.体检时发现可疑病灶或者不明原因的肿瘤指标异常,随访或治疗后仍提示异常者。

2.有肿瘤家族史。

3.有恶变风险的慢性病史,如肝硬化、萎缩性胃炎、多发性肠息肉等。

4.有不良生活习惯,近期出现明显不适,怀疑存在肿瘤风险者。

以上患者进行pet/ct检查,可早期发现处于萌芽状态的病灶,从而达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的目的。

编辑:陈美玲

供稿:区卫健委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