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病*会导致肝硬化、肝癌,其中乙型肝炎病*已经家喻户晓。而实际上,肝炎病*包含五大类,分别为甲型肝炎病*、乙型肝炎病*、丙型肝炎病*、丁型肝炎病*、戊型肝炎病*。
1、甲型病*肝炎(HAV,甲肝)主要通过粪-口传播,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部分感染者常无症状。患者主要以儿童和青少年,病程呈自限性,无慢性化,治愈后无其他症状。年,上海曾因食毛蚶而爆发甲肝,感染人数高达20余万。接种疫苗后发病率显著下降。近年来大连等地也报道过甲肝的发生,多于食用海鲜有关。
2、乙型肝炎病*(HBV,乙肝)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和破损的皮肤黏膜,所有人群均可感染,症状有乏力、恶心、腹胀、肝硬化患者有肝区疼痛、蜘蛛痣、脾肿大、腹水等。部分乙肝病*携带者部分可无症状。随着接种疫苗的普及,发病率有所降低。
3、丙型肝炎病*(HCV,丙肝)丙肝的发病率仅次于乙肝,近年来丙肝相关肝癌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由于丙肝病*是RNA病*,容易出现变异,目前尚无商品化的疫苗。丙肝的症状较轻,部分患者可无症状,需要结合血清学检查和超声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明确有无肝损伤。部分患者会出现乙肝、丙肝双重感染。
4、丁型肝炎病*(HDV,丁肝)HDV是一种RNA缺陷病*,易发生变异与HBV病*重叠感染后才能复制。丁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与HBV重叠感染后,会出现恶心、乏力、*疸等与乙肝类似的症状,并且可促进肝损伤,发展为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
5、戊型肝炎病*(HEV,戊肝)戊肝的发病率是五种肝炎中最低的,约占10%。戊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食物、粪-口传播、受污染的水源传播等,也有少数为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因此,戊肝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雨季或洪水后,患者以青壮年为主,症状较轻。预防的主要措施有保护水源,注意食品卫生,改善卫生设施,讲究个人卫生。
目前针对五种肝炎的防治,仅甲肝、乙肝有商品化的疫苗,而丙肝、丁肝、戊肝的预防主要提高自身免疫力、在外就餐注意卫生、不与人共用洗浴用品等。